J9九游会:韶关仁化县:改革赋能存量用地拓出工业发展新空间

  行业新闻     |      2025-07-19 00:16

  日前,位于韶关市仁化县大岭工业园北侧地块的新企业--音源乐器板材项目正式投产运营,工人们在生产线上有序的操作刨切、拼片、弯压等各道工序。很难想象,三年前,这里是一片杂草丛生的闲置土地。“这地块从政府收回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全面投产,仅用两年左右时间。”该县工信和科商局副局长李勇明颇为高兴地告诉记者。

  喜人变化的背后,得益于仁化县趁着“百千万工程”的契机,坚持制造业当家做强绿色工业,以改革赋能存量用地,多措并举盘活存量资源资产,撬动工业园区优化整合发展。据统计,2023年以来,仁化县引进制造业产业项目85个,其中超亿元项目23个,合同总投资超过94亿元,逐步实现“资产存量”变“发展增量”。

  工业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近两年来,仁化县推动大岭工业园与周田工业园、原广东铝厂等片区整合优化为仁化产业园,已收回740余亩闲置土地,今年可再收回闲置用地900余亩,打破了多年来制约工业园区发展的土地要素瓶颈,其中大岭工业园就是盘活的典型。

  记者走进大岭工业园北侧片区,一座座崭新的厂房拔地而起,宽敞平坦的道路贯通一家家新企业,一片生机勃勃景象。“几十年前,招商引资把这些地块卖给了企业,但一直未开发建设,杂草丛生,地块长期闲置。”李勇明介绍道。

  音源板材所在地块53亩,原来的企业一直未履约投资建设,闲置了10多年。两年前,仁化县组织工作队远赴拿地企业所在地中山与其对接,依法依规走程序,把这地块拿回政府手中。

  这一地块经过再招商、出让,很快被佛山市南海音源乐器板材制造有限公司摘地,2023年12月开工建设。“我们从动工到投产,当地政府给了很大帮助,尤其是今年初收尾冲刺阶段,县里派了专人来‘帮办代办’,只用一个月时间把消防、人防、应急等验收以及生产许可等各事项办理好,让企业试生产时间提前了3个月。”该公司副总经理关志文充满感激地说。

  据悉,音源乐器板材项目总投资1.2亿元,以乐器研发、制造、进出口等为主。公司目前有全自动化及半自动化乐器板材生产线及其他辅助设施共三百余台,年产量制造乐器板材930万套。

  音源板材项目是仁化县借“旧巢”引“新凤”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来,仅大岭工业园,仁化通过收回“批而未建”地块、整合零散工业用地,清理“僵尸企业”,腾出连片用地590亩,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项目9个,其中已投产的项目3个、正在建设项目3个、即将开工项目3个,在谈项目4个。

  事实上,为了盘活存量用地,仁化县把低效闲置用地的排查摸底、性质认定、协商谈判等任务细分到人、职责到人。对闲置低效用地,分别采取调整用途、协议有偿收回、置换土地等方式,“一企一策”“一地一策”制定回收盘活方案,成熟一个,处置一个。

  值得一提的是,仁化县工业园区内的项目优先采取工业用地“带方案”出让的方式进行挂牌出让,确保企业在拿地后即可同步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有关报建手续,争取早日动工建设。

  在仁化县周田产业园,不断入驻的新能源电池拆解回收综合利用、铅酸铅碳电池生产和回收再利用、稀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精深加工项目,让园区发展势头强劲。但也存在少部分土地闲置低效,去年,丹霞开发区收回周田工业园区宏远地块103亩,引进纬盈项目落地。

  记者走访周田工业园纬盈项目现场,看到原来闲置荒废的地块建满了生产车间、仓库、办公楼及研发楼等设施。“纬盈项目很顺利,去年5月拿地、6月开工建设,过几天即可投产。”丹霞开发区工作人员朱定华告诉记者。

  九游会J9官方入口 J9九游会网站

  据悉,纬盈项目总投资3.5亿元,主要建设年产1万吨金属量锑产品的含锑精矿清洁生产项目,一期投产后可年产6000吨焦锑酸钠产品,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该项目的入驻,让周田工业园“新能源电池材料+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集聚成势。

  位于董塘镇的原广东铝厂,2001年因产业政策调整关停,超1000亩工矿用地和建筑闲置。近两年来,仁化县将广东铝厂纳入全县发展绿色工业及关联产业统筹规划,通过引进湾区报废汽车整车拆解综合回收利用项目,有效盘活铝厂闲置低效用地和建筑。据了解,该项目所需的各项设施设备已安装完毕,企业即将投产。

  “这个项目没有大拆大建,厂房都是在旧建筑的基础上改造提升,节约了投资成本。”公司董事长廖泽旺向记者介绍,该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首期计划每年处理3万辆报废机动车。

  据悉,在原广东铝厂,该县以湾区汽车拆解项目为主,以商招商打造报废汽车拆解利用产业园区,形成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再生利用闭环。

  上述项目快速落地的背后,是仁化县在盘活闲置低效土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因企施策”的微创新,根据每一块闲置低效用地具体情况,精准策划包装待招商项目。新招引项目确定在现有闲置低效土地或闲置厂房的选址后,实行“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协助企业办理产权变更、项目开工等前期手续,让新引进企业实现快速落地、投产。

  在仁化镇村,也存在着“沉睡资产”有待唤醒,这些都是发展的潜力载体。仁化各镇(街)以“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为契机,结合农村“三资”领域集中整治工作,积极探索镇村闲置办公楼、土地、旧学校、旧厂房等资源资产的盘活利用,其中董塘镇红星村共富车间就是个例子。

  记者近日走进红星村共富车间,看到生产线上一排排工人在赶制电子配件。“这个车间是通过盘活原红星村小学闲置资产,建成三座现代化厂房及配套光伏设施,屋顶发电、屋内生产。自今年4月投入生产以来,车间已有工人70多人,一天能产5万台马达左右。”董塘镇宣传委员张静怡介绍道,该车间的企业为华立电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加工小型马达,产品畅销珠三角地区,让附近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为激发镇村资源资产新活力,仁化县推行“村集体+公司+车间+农户”模式,乡村振兴车间由2022年的4间增加至目前30间,实现镇(街)全覆盖,累计带动就业2129人,人均月收入约3000元,实现了让“沉睡资产”变“增收活水”。

  在唤醒“沉睡资产”中,仁化县乡镇(街)各有妙招,其中,长江镇盘活低坪原745矿生活区、机修连、筒子坪原25公司等闲置土地和厂房约215亩,将闲散资源集散为整,布局毛竹产业园、农产品集散销售中心、黑木耳生产基地等项目。

  如今,仁化县以工业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突破,盘活“沉睡”资产,让土地资产再增值,实现发展绿色工业与解决遗留问题“双赢”。展望未来,仁化县对工业发展信心坚定,将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全力克服市场价格波动等外部因素,推动工业产值迈上新台阶,预计下半年可新增规上企业9家,力争2025年仁化产业园产值突破100亿。

  九游会J9官方入口 J9九游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