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从此正式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事一开,招募军队以及保证军需物资的供给,就成了战备工作的重中之重。当时,全球原材料的制造和贸易都处于不确定状态。金属、布料、食用油和橡胶等材料变得更加珍贵,其销售价格也一路水涨船高。
1942年,美国联邦政府专门发起了一项名为“为胜利而战”(Salvage/ScrapforVictory)的运动,该计划鼓励美国民众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搜集废旧材料,并免费捐赠给国家。他们希望通过全美人民的共同努力,来为赢得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而保驾护航。1942年1月10日,美国生产管理办公室向广大零售商店寄送了承诺卡,要求他们参与节约废旧物品的运动。这些物品包括纸张、废金属、旧布料,以及橡胶材料等。
到了1月底,美国战时生产委员会又向全美所有城市的市长下达了一项命令,要求他们从所管辖城市的垃圾场和焚化炉中回收这些废旧物品。这些倡议或命令一经发布,整个美国社会都被动员起来了。全美各地都建立起来了废品收集中心,家家户户都在翻箱倒柜,看看自己的家里有什么东西可以贡献给国家的。
通过这场运动,美国民众表现得空前团结,爱国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无论他们为国家捐赠了什么不值钱的东西,他们的内心深处都会由衷地感到,自己为这场战争的胜利贡献了一份宝贵的力量。在此期间,来自于《波士顿先驱旅行者报》(theBostonHerald-Traveler)的官方摄影师莱斯利·琼斯(LeslieJones)利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了波士顿当地人热情洋溢地收集废金属,以支持这场战争的场景。
【图1】一群波士顿妇女正在拆卸一组路边的铁栅栏。这些金属被重新回炉冶炼之后,将会被制造成各种武器,以支援前线】在波士顿的一处废品收集中心,一群美国孩子正站在一堆废旧钢铁物品堆上,兴高采烈地合影留念。立在中间的那块大牌子上写着一行英文大字:“献给希特勒的钢铁药丸”(IronPillsForHitler)。
【图3】一个波士顿女孩儿手持一顶貌似欧洲中世纪的金属头盔,正面对镜头骄傲地展示着。不知道这是否是她们家的祖传之宝,如今也要奉献出来支持国家赢得战争了。只是这个“宝贝”恐怕也要回炉再造,不能直接戴在美国大兵的头上直接参战。
【图4】一名波士顿妇女站在家中,房间的一角堆着她搜集出来要捐献的废旧金属物品。其中包括健身器、盔甲,甚至还有一把剪刀。
【图5】两名美国男子蹲在地上,身前放着一堆废旧的汽车车牌。如今,这东西也成了宝贝。
【图6】在波士顿的街头,一名警察扶着“失魂落魄的希特勒”,旁边一名美国男子手里拿着一张纸,伸到“希特勒”的面前,似乎是要让他宣读。看上去,这是美国人民所导演的一场“活捉希特勒”,让他宣读投降书的“节目秀”。旁边的两块牌子上分别写着:帮助绞死希特勒(HelpHangHitler),废旧物品就可以做到(ScrapWillDoIt)。
【图7】在波士顿街头的一处大厦脚下,一名男子正戴着一具防护面罩,手里拿着一个切割工具(或许是一把“割枪”),对和大厦柱子相连的铁栅栏进行拆除。旁边围观的人们个个面色凝重。这个铁栅栏看上去十分厚重,也特别精美,就这样切割下来当作废品去回炉,未免有些可惜。但值此非常时期,为了赢得这场战争,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图8】在波士顿的一处社区的楼前,堆满了各家各户所捐助的废旧物品。社区的居民站在这堆“宝贝”旁边,自豪地合影留念。
【图9】在波士顿街头,一对波士顿老人也来贡献他们自己的力量了。老爷子单肩扛着一个大铁墩子,而老大娘则两手各提着一扇铁床架,头上还顶着一堆铁器。这真不是“一般战士”。要是再年轻个几十年,这老太太非得亲自上阵杀敌不可。真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不服不行。
【图10】两个小女孩儿分别拿着她们要捐赠的钢铁废物,和她们的宠物狗合影留念。小狗的脖子上也挂在一个金属罐子。这一系列照片,让人不仅想起了我们那个年代曾经的“大炼钢铁”运动,同样的爱国热情,同样的全民动员。如果祖国需要,你会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献出所有吗?(文/世界历史那点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