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J9:SBT112382023报废电动汽车回收拆解技术要求

  行业新闻     |      2025-04-10 08:32

  本文件规定了报废电动汽车回收拆解过程中的安全防护、进厂检测和分类、报废电动汽车贮存、厂内转移、拆解及动力蓄电池贮存的要求。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596和GB221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达到国家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的和机动车所有人自愿作报废处理的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将动力蓄电池从报废电动汽车拆卸后,拆除其他主要总成和可利用的零部件,对车体和结构件进行拆分或压扁的过程。

  3本文本为下载打印版本,标准内容以商务部“商务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信息管理”系统发布为准。

  对动力蓄电池或带电装置的电能输出端,以及信号线、控制线等存在短路、漏电等危险隐患的部位进行包覆与隔断处理的操作。

  用于个体穿戴,在进行报废电动汽车拆解时,用来防护或抵御各种危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电气危险的器具或装置。

  发生过碰撞、火烧、泡水等非自然损耗,直接导致无法正常使用或经过修理仍存在短路、漏电、漏液、燃烧等风险的车辆。

  在同一非露天区域内,在合理间距的基础上,用具备防火特性的隔板或墙隔离的贮存方式。

  报废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拆卸人员应取得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并经专业培训合格后上岗。1报废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拆卸时,应由不少于2人协同操作。2

  应按照GB39800.1规定要求,配备、选择、判废和更换、培训和使用个体防护装备。报废电动3汽车拆解作业时不应穿戴、持有任何与作业无关的导电物体。

  企业应按照GB/T29639的要求制定相关安全环保应急预案,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具有安全环保4应急处置能力。

  作业人员发生触电事故后,企业组织开展救护应符合DL/T692的操作要求。5

  511回收报废电动汽车后,作业人员应按图1流程对整车进行检测,可参考附录B填写报废电动汽车信息随车记录单,以下简称“随车记录单”,中整车及动力蓄电池基本信息和风险车辆项检测项目的有关内容。无动力蓄电池的报废电动汽车拆解作业参考GB22128中传统燃料汽车的拆解要求。

  本文本为下载打印版本,标准内容以商务部“商务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信息管理”系统发布为准。

  整车及动力蓄电信息查验登记故车判别漏电状况检测漏液状况检测常车辆风险车辆别

  序号检测项目检测内容整车及动力蓄电池信息查验登记查验和记录报废电动汽车以及动力蓄电池安装位、系统,包,数量、编码等相关信息事故车判别检测是否有碰撞、火烧、泡水等迹象漏电状况检测车身是否带电动力蓄电池壳体是否带电高压配电柜是否安全,若配备高压配电柜,漏液状况检测电解液/冷却液等泄漏情况结果判定及处置2

  本文本为下载打印版本,标准内容以商务部“商务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信息管理”系统发布为准。

  523风险车辆应经过以下处理。a)事故车,应及时排除存在的短路、漏电、漏液、燃烧等风险隐患,b)漏电车,应及时进行绝缘处理,c)漏液车,应及时收集泄漏液体。

  报废电动汽车在未拆卸动力蓄电池前应在专用贮存场地中贮存,贮存时长应不超过30日。2报废电动汽车专用贮存场地应与传统燃油车贮存场地有明确的边界,场地外围应设有防护栏,并3在醒目位置设置相应的安全标志。安全标志的使用应符合GB2894的要求。

  合理设置报废电动汽车拆解、贮存等功能场地位置,尽量减少非作业类转移活动。2

  废旧动力蓄电池在厂内进行转移前,应做好绝缘处理,并置于托盘等绝缘转运工具上使用叉车等 5专用工具运输,移运完成后,应对其绝缘状况进行复查。

  发生破损的废旧动力蓄电池应作必要安全处理后或采用专门密闭容器分开单独转移,禁止运输中 7叠压放置。

  8 1 2 报废电动汽车拆解过程应采用专业工具与设备,严格按照制定的拆解方案执行,尽可能保证电池包的完整性、其他零部件的再利用性以及材料的回收利用性。

  8 1 3 拆解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应按照GB 18597及HJ 2025中所规定的危险废物贮存相关要求执行。8 1 4 拆卸下来的动力蓄电池包,系统,交售给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或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企业处理,禁止将其拆解为模块,组, 、单体。

  8 1 5 在动力蓄电池没有从车身中拆卸移除之前,不得使用任何形式的氧割或拆解机进行车体拆解。8 1 6 风险车辆的拆解应在独立场所作业。

  8 1 8 在报废电动汽车回收入库、废旧动力蓄电池移交出库后15个工作日内上传溯源信息。动力蓄电池拆卸专用场地要求 2

  8 2 1 应按照GB 50016相关要求设计厂房类型、耐火等级、安全疏散和防火间距等,厂房应不低于

  本文本为下载打印版本,标准内容以商务部“商务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信息管理”系统发布为准。

  8 2 4 场地应配备消防及高压防护应急设备,消防设备数量及类型应符合GB 50140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消防剪、消防沙、消防铲、灭火器、防毒面罩和绝缘棒等。

  8 3 2 1 参照以下流程断开低压电源(a)关掉开关并抽出车辆点火锁钥匙(b)关掉整车低压电源总开关(c)断开低压蓄电池与整车连接的低压输出负极线束,拆除低压蓄电池,并对蓄电池低压极柱和线 参照以下流程断开高压电源(a)断开高压手动维护开关,并放置到安全区域(b)等待5 min后,使用专业验电笔或万用表测量动力蓄电池无电压输出, 电压低于36V(c)具备拆除条件的车辆,参照如下流程进行,

  ——断开动力蓄电池与相邻动力蓄电池箱间高压连接线、高压配电箱、变频,单机或组合,设备以及高压负载连接的高压线束后,套上专用绝缘防护盖或专用耐高压耐磨绝缘材料,对动力蓄电池高压口和线束进行绝缘,

  ——拆除动力蓄电池高低压线束。分别拆除低压线、加热线、消防线,并将线束整理放置到空置区域,先拆除电池箱负极线束,再拆除正极线束,该工序仅允许单人操作,并由另一人负责监护。

  8 3 3 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检查检测(a)检查车身有无带电、有无漏液(b)依据随车记录单,确认动力蓄电池布局和安装位置(c)检测动力蓄电池外观、温度等是否有异常,若有异常,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后,再进行后续作业。

  8 3 4 废液收集。收集废液前,应先将车身连接防静电导线,再使用防静电绝缘的废液收集专用工具和设备对空调制冷剂、废液等进行收集。

  8 4 1 拆卸电池阻挡件,包括但不限于, 引擎盖、行李箱盖、车,舱,门、防撞梁、底部护板、 电子电路器件、线束、管路等。

  本文本为下载打印版本,标准内容以商务部“商务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信息管理”系统发布为准。

  8 4 2 根据动力蓄电池的安装方式或安装位置不同,采用承重设备做好动力蓄电池托起准备,或将起吊工具固定于动力蓄电池上,作起吊准备。

  8 4 3 用绝缘工具卸下动力蓄电池紧固螺栓,移除紧固件,移除动力蓄电池并将其置于绝缘材料的减震托架。

  8 5 2 对拆卸下的动力蓄电池线束接头、正负极片等外露线束和金属物进行绝缘检查与处理,并在其明显位置处贴上相对应标识。

  8 6 1 按照废旧动力蓄电池的材料类别、危险程度等特性,参照GB/T 38698.1将废旧动力蓄电池分为A类废旧动力蓄电池、 B类废旧动力蓄电池、 C类废旧动力蓄电池。

  8 6 2 如实记录随车记录单中动力蓄电池安全判定检测项目有关内容,并对电池类别在显著位置进行标识。

  根据动力蓄电池的贮存规模、设施设备、贮存时间、管理要求等,动力蓄电池贮存场地分为收集 1型和集中贮存型两类。

  9 2 1 应按照GB 18599和GB 22128有关要求建立,应预留消防通道及废旧动力蓄电池运输车辆的行驶通道,其建筑结构应考虑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9 2 2 地面应做防腐防渗及绝缘处理,按照GB 15562.2的要求设置固体废物的警告标志,按照GB 2894相关要求在显著位置设置危险、易燃易爆、有害物质、禁烟、禁火等警示标识,在地面设置黄色标志线,并在作业设备及消防设备上粘贴禁止覆盖标识。

  9 2 3 宜建在地面一层,如建在地面二层或以上,应保证楼面的承重能力且有货梯。同时应保持通风、干燥,避免潮湿、灰尘、高温、光照。贮存场地的温度保持在-20℃,40℃范围内。

  9 2 4 2 面积应不低于10 m2,废旧动力蓄电池贮存量应不超过5 t。

  9 2 5 1 应按照GB 50016相关要求设计厂房类型、耐火等级、安全疏散和防火间距等,厂房应不低于丙类要求,耐火等级应不低于二级,采用实体墙与外部空间分隔,且贮存场地不应设在地下空间。9 2 5 2 贮存场地相对湿度应不超过85%。

  9 2 5 3 废旧动力蓄电池的贮存能力应不低于30 t,贮存场地面积、消防安全设施等应与贮存能力相匹配。

  9 2 6 1 应配备安全评估设备、安全防护及救援设备、绝缘辅助工具,可参照GB 22128相关要求执行。

  本文本为下载打印版本,标准内容以商务部“商务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信息管理”系统发布为准。

  9 2 6 2 应安装通风设施,配备消防设备,如消防沙箱、灭火器、消火栓、消防喷淋系统、烟雾报警装置等。集中贮存型还应配备24 h实时监测的安全监控系统,并且宜具备红外热成像监控功能。消防设备数量及类型应符合GB 50140要求。

  9 2 6 3 应配备搬运工具、贮存货架、信息采集工具、废液收集装备、温湿度监测装置等基础设施。设施应满足以下要求,

  ——贮存货架距墙宽度应不低于0.3m,货架间距应大于搬运工具的最小转弯半径,且与灯具、

  ——废液收集装备应防渗、防腐,具有密封性,确保废液不外漏,避免环境危害。

  9 2 6 4 应具备化学放电或物理放电的能力,配置盐水池,箱,或放电柜等相应的专业设施设备,通过车载系统放电的收集型贮存场地应配备安全箱。集中贮存型除配备以上设施设备外,还应配备安全箱。设施应满足以下要求,

  ——盐水池,箱,应具有一定耐腐蚀性,并确保电池完全浸没,长宽方向留有余隙且不小于

  ——放电设施应具备放电、安全绝缘保护等功能,如配备放电柜,其技术要求可参考附录D

  ——安全箱应具备防水、防火、防泄漏、防腐蚀等功能,宜配置烟感或温感监测功能,其技

  9 3 1 应定期检查贮存废旧动力蓄电池的状态,有安全、环保等隐患时参照GB/T 39652.1相关要求采取措施,并及时移交至综合利用企业。

  9 3 2 对外壳破损并有电解液流出的废旧动力蓄电池,应采用绝缘、防渗漏、耐腐蚀的容器盛装,发现有安全隐患的废旧动力蓄电池,应立即浸泡盐水池,箱,或放置安全箱内进行安全处理。

  9 3 3 如进行放电作业的,应符合GB/T 33598.3相关要求,其中B类及C类废旧动力蓄电池不得通过车载系统放电。

  9 3 4 动力蓄电池的贮存应按照WB/T 1061和GB/T 26493贮存要求执行,配备必要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应经过培训掌握消防、废旧动力蓄电池特性、处置等知识。

  9 3 5 废旧动力蓄电池应独立贮存,不应与其他货物、废物混合,不应侧放、倒放,不应直接堆叠。9 3 6 根据废旧动力蓄电池分类结果采用不同的贮存方式。贮存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A类废旧动力蓄电池应采用隔开贮存,应进行清洁处理,去除灰尘、污渍等。

  ——B类废旧动力蓄电池应采用隔开贮存,应进行绝缘、防漏、阻燃、隔热等特殊处理。

  ——C类废旧动力蓄电池应采用隔离贮存,应进行绝缘、防漏、阻燃、隔热等特殊处理。

  ——A类、 B类、 C类废旧动力蓄电池之间应采用隔离贮存。如采用隔离贮存无法保证安全

  贮存方式要求 隔开贮存 隔离贮存 分离贮存存区间距/m ≥03 ≥05 ≥05道宽度/m ≥1 ≥1 ≥5距宽度/m ≥03 ≥03 ≥03

  9 3 7 应根据废旧动力蓄电池的分类情况确定贮存时长。贮存时长应满足以下要求,

  本文本为下载打印版本,标准内容以商务部“商务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信息管理”系统发布为准。

  ——收集型贮存A类废旧动力蓄电池时长不应超过30日,贮存B类和C类废旧动力蓄电池时长不应超过15日。

  ——集中贮存型贮存A类废旧动力蓄电池时长不应超过三个月且贮存时电量不高于30%,贮存B类和C类废旧动力蓄电池不应超过一个月。

  9 3 8 根据废旧动力蓄电池分类结果及特性,包装运输应满足GB/T 38698.1的要求。

  本文本为下载打印版本,标准内容以商务部“商务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信息管理”系统发布为准。

  序号 功能类别 设备名称 安全防护及救援 防砸绝缘工作鞋、绝缘电弧防护服、高压绝缘手套、防有机溶剂手套、防冲击护镜、防毒面具、绝缘救援钩、 自动体外除颤器、医用急救箱等防护装备、绝缘理材料,如,专用耐高压耐磨布基绝缘材料,等 评估检测 万用表、绝缘检测仪、验电器、温度探测仪、电解液漏液检测仪、湿度测量仪等 电池拆卸 绝缘剪、绝缘卡钳等绝缘工具、布基绝缘材料、废液收集装置、绝缘吊具、起重备、绝缘电池暂存载具,如托盘等,、绝缘汽车防滑托架、绝缘举升装置、专绝缘举升防电弧工装、气动绝缘工具、翻转夹臂、伸缩夹臂等

  本文本为下载打印版本,标准内容以商务部“商务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信息管理”系统发布为准。

  记录员 记录时间、整车及动力蓄电池基本信息产企业 车辆型号辆性质,营运/非营运, 车辆识别码(VIN)否带动力蓄电池 □是□否装位置 系统,包,数量 系统,包,编码盘机舱通道李舱顶他 二、风险车辆项检测项目故车 □是□否 车身是否带电 □是□否力蓄电池壳体是否漏电 □是□否 电池高压配电柜,盒,是否损坏 □是□否池高压配电柜,盒,是漏电 □是□否 电解液/冷却液是否泄漏 □是□否测结果, □是□否险项检测结果中有一项为“是”的,则此判定结果为“是”、动力蓄电池安全判定检测项目统,包,状态情况 安装位置 推荐处理防护措施盘 前机舱 中通道 行李舱 车顶 其他否漏电或存在绝失效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进行绝缘或者放电理解液是否泄漏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收集电解液并采用泄漏专用包装箱者采用有效的防漏措施解除风险

  本文本为下载打印版本,标准内容以商务部“商务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信息管理”系统发布为准。

  外壳变形、破损或腐是否超出厂家规的安全限制条件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诊断并解除风险否起过火,或有起痕迹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诊断并解除风险否冒烟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隔离放置,待危险除后进行包装运或者开包检查、除风险否有浸水痕迹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判别浸水的安全风程度进行风险解或者风干去除水池温度、电压等关参数是否超出厂规定的安全限制件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隔离放置,待危险除后进行包装运或者开包检查、除风险测结果 □A类B类C类 □A类B类C类 □A类B类C类 □A类B类C类 □A类B类C类 □A类B类C类类,结构功能完好、所有项目检验结果均为“否”,或经防护处理后重新检测所有项目检验结果为“否”的废旧动力蓄电池,类,所有项目检验结果有一项或者一项以上为“是”、且国家法律法规对其包装运输没有特殊规的废旧动力蓄电池,类, A类与B类以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对危险废物或其他特殊规定的废旧动力蓄电池。他情况说明1, B类电池可在采取防护措施后静置至少24h后再进行贮存或运输。2, B类电池经过防护处理后可重新进行检测和判定。3,企业可根据实际按需自行调整表格相关内容。

  本文本为下载打印版本,标准内容以商务部“商务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信息管理”系统发布为准。

  序号 安装位置 位置描述 底盘 车辆底部 前机舱 电动汽车前端 中通道 电动汽车驾驶员与副驾驶员位置下部 行李舱 电动汽车整车尾部、两侧 车顶 车辆顶部

  本文本为下载打印版本,标准内容以商务部“商务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信息管理”系统发布为准。

  项目 技术指标大放电电压 不低于700 V大放电电流 不低于40 A大放电功率 不低于5 kW压及电流精度 不低于01%FS大回馈效率 宜具备回馈功能,如具备回馈功能,最大回馈效率不宜低于092电柜输入电压 ,380±38,V网频率 ,50±3,Hz讯接口 具备对外通讯接口,宜兼容不同电池产品的通讯协议,具备DBC文件导入及编辑功能。护功能 具有过压、过流、过功率、过温、过放等保护措施。,进行电池包放电时放电柜可参考上述技术指标执行,如进行模组、单体放电,技术指标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降。

  项目 性能要求火 具有防火功能,箱内物理中心温度达到1000℃时,可维持在30 min内没有明显的形变和软化,且外部箱表面温度不高于100℃。撞 具有防撞击缓冲措施,确保在发生撞击时,受力件和固定结构件不松动,箱内的动力蓄电池无损坏。泄漏 具有防泄漏措施,确保箱内动力蓄电池发生泄漏时电解液不会溢出。水防尘 具备防水防尘功能,防止外部液体浸入安全箱箱体内,防水防尘等级应达到GB/T 4208-2017中42规定IP33标准。腐蚀 具备耐腐蚀功能,防止箱体被泄漏的动力蓄电池电解液腐蚀而变形。重 承重能力应不低于其承载的电芯、模组及电池包最大重量的115%。保 箱体应具备泄压能力,宜具备有毒、有害气体的处理措施。控报警 箱内宜具备温度监测或烟雾监测功能,采用声音或灯光等方式警示并连接至内部线上监控平台。

  本文本为下载打印版本,标准内容以商务部“商务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信息管理”系统发布为准。

  九游会J9官方入口 J9九游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