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经过严重撞击后,车辆的发动机和驾驶舱损坏,失去修复价值。还有车辆被水浸泡,超过车身的二分之一,或者积水进入驾驶舱;车辆被火焚烧的面积超过 60%,修复后仍有安全隐患。
其次,修复后不符合国家安全、环保等相关标准,像经修理和调整仍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国家标准,修理后向大气排放污染物或者噪声不符合国家标准。
再者,车辆达到规定的使用年限,比如私家车使用年限超过 15 年或者营运车辆使用年限超过 10 年。
另外,如果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 3 个机动车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也要报废。同时,事故后的修理费用高于车辆价值的 80%或者更高,通常也会被报废。
对于超速超载车辆,发生事故后基本符合报废条件。如果车辆的刹车、轮胎等重要安全部件磨损严重,导致安全性能大幅下降,也可能被判定报废。
随着环保法规日益严格,一些老旧车辆由于排放超标,可能被要求强制报废。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报废标准因国家和地区而异,建议咨询当地交通管理部门了解具体规定。
车辆被判定报废后,处理流程是这样的。申请报废更新的汽车所有人应当填写《机动车变更、过户、改装、停驶、报废审批申请表》并加盖所有人印章。对未达到报废年限的机动车,经车辆检验确认符合汽车报废标准的,发给《汽车报废通知书》,达到报废条件和年限的,也发给《汽车报废通知书》。
车主凭《汽车报废通知书》将车辆送至符合要求的回收企业,事故车辆可拖车交付。回收企业查看报废车通知单后,会对车辆进行拆解,要求发动机与车辆分离,发动机缸体应破碎,车架底盘应切断,并拍照,出具报废车回收证明并支付残值。
车主再持《报废申请表》等证件到车管所办理报废登记。单位车辆报废需准备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和代码证复印件加盖公章,个人车辆准备车主身份证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