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新京报】【观察者网】(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3月26日的上海申嘉湖高速路上,一辆载着一家四口的特斯拉和两辆大货车相撞。
先是被追尾,紧接着又被迫切入了另一辆卡车的底部,最终这辆特斯拉直接被撞报废。
从事故现场拍摄的图片中可以看到,整个车顶几乎全被压扁,玻璃全都是裂纹,铁片外翻。
如此惨烈的情况下,车内的一家四口竟然全部生还了,受伤最严重的也只是“轻微骨折”。
这究竟是怎么发生的?特斯拉是如何做到这种车辆损毁程度下还能保住车内人的性命的?
3月26日中午一点左右,上海S32申嘉湖高速往浙江方向的同三立交路段正上演惊险一幕。
后方一辆厢式大货车以超80km/h的速度冲来,司机刹车不及,“砰”一声猛撞上特斯拉!
这一撞直接把特斯拉给顶飞了,紧接着就横甩进隔壁车道一辆集装箱卡车的底盘下。
撞击瞬间,全车气囊弹开裹住乘客,后排的孩子因安全座椅仅仅只是擦破了点儿皮。
毕竟,撞击最狠的主驾后方正是孩子的座位,而特斯拉内舱没塌,硬扛住了卡车底盘的碾压。
这次事故让特斯拉的安全设计成了焦点,说是奇迹,但明眼人都懂,肯定还是车足够靠谱。
从车身结构上来看,钢铝混合材质,关键部位A柱、B柱用上了屈服强度超强的热成型钢。
同时车身前部吸能区把撞击力分散到非核心区,乘员舱稳如铁笼,车门还能正常打开逃生。
更关键的是,车都成废铁了,电池居然没起火冒烟,全靠电池包纵梁和门槛加强保护。
有网友对比其他品牌事故后起火案例直呼,“这要换成某些偷工减料的车,怕是要变烤箱了!”
虽然最近全网都被小米SU7刷屏,但其实,特斯拉已经是老牌的“车圈顶流”了。
有人把它奉为“钢铁侠战甲”,也有人因它陷入过致命危机,特斯拉的口碑似乎两极分化。
如果只看那些驾驶特斯拉发生意外后顺利逃生的过往案例的话,特斯拉的安全性确实“顶”。
还有同样发生在3月的湖北杭瑞高速上的另一起交通事故中,特斯拉也让人惊叹不已。
当时也是暴雨天,驾驶着特斯拉在高速上行驶的车主一时犯困,不小心撞到了路边护栏。
可当交警赶到现场时,竟看到司机还安稳坐在车内几乎毫发未损,后面还能开车下高速。
这一系列的幸存案例都让大众对于特斯拉的好感度和信任度不断加深,甚至几乎要“神化”。
过往就有过特斯拉车主亲自去到车展现身,控诉自己购买的特斯拉刹车失灵要求赔偿的案例。
当时司机因为因A柱和引擎盖盲区加上低头玩手机,碾压了蹲在车前的5岁女童导致死亡。
更扎心的是,特斯拉360度监测和行车记录仪全程静默,被家属怒告“虚假宣传”。
除了硬件设施的“虚假宣传”,特斯拉也同样因为自动驾驶功能陷入过舆论风暴。
今年2月17日,发生在温州瑞安塘的一起惨烈车祸,就暴露出了特斯拉备受质疑的不足。
这辆特斯拉是在撞上公交车后偏离了路线,最后和停在路边的一辆小轿车发生二次撞击停下。
据钱某所说,撞上公交车完全是因为车辆突然速度失控,他一直在拼命控制还是没有阻止。
类似惊险的一幕还在去年11月广东的一条高速道路上出现过,同样是特斯拉速度失控。
这些案例中特斯拉几乎都是在正常行驶状态下突然失控,被车主质疑和自动驾驶功能有关。
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曾经把车内安装的辅助驾驶系统FSD当作卖点大力宣传。
但这一功能似乎并没有得到美国市场监管人员的认可,他们认为自动驾驶存在很大隐患。
这么多的“实战”案例表明,车身硬虽然能保命,但再牛的设计也架不住“人车配合掉线”。
身为驾驶人也要时刻谨记,任何时候都不要掉以轻心,轻易把自己的性命交给“系统”。
毕竟,“钢铁战甲”再硬,我们终归不是“超级英雄”,安全意识依然要放在首位。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美国网红“甲亢哥”深圳直播,竟然走进了一家华为专卖店,直接下单买了折叠屏!
微成都周报新希望今年一季度盈利或超去年全年;女装巨头14亿“豪赌”锂电;四川双马副总兼董秘辞职
OPPO Reno14系列渲染图出炉:外观规格也已清晰,主打稳中有进!
红米Turbo4 Pro和iQOO Z10 Turbo Pro:均四月发布,谁会更胜一筹